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十二五”时期是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安徽切实推行“职教大省”、“高教强省”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还是我院着力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夯实办学基础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高〔200712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27号)以及《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安徽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安徽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结合《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和学院自身发展的要求,特制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十一五”回顾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院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科学把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牢固树立“以学生和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力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五年来,经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跨越式发展,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以贯彻执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建设和议事规则;2009年元月成功召开了学院第一次党代会,产生了学院第一届党委和纪委领导班子;2010年元月又成功地召开了学院第二届教代会和职代会;扎实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学院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立足促进学院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配齐了院系两级领导班子;认真抓好院系两级理论学习和教职工政治学习,增强了领导学院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办学规模和结构日趋合理。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由2006年的5297人增至2010年的9345人,招生专业从2006年的16个专业发展到目前的34个专业,专业涵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财经、文化教育四大类,形成了以机电类为主体,以机制、数控、焊接、汽车、电子、物流专业为特色,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结合,宽口径和窄口径专业结合,信息、管理、英语兼顾的专业格局。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职业技能培训为辅的办学格局,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办学条件突破“瓶颈”。学院基本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校舍建筑面积从“十一五”初9.6万平米增加到现在的14.9万平米,基本解决了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固定资产总额由7392万元增至19530万元;教学实训设备总值由2117万元增至5395万元。图书馆新增纸质图书11.933万册,馆藏纸质图书总数达24.27万册,新增电子图书28万余册,馆藏文献总量由原来的12.21万余册增加到52.2万余册,先后引进了《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电子资源。建成校园网核心万兆,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的网络基础设施;接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共享教育网优质教育资源;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正方教务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建成46门精品课程网站。2010年学院成功处置了北校区地块,盘活了资产。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实施“坚持内涵发展,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坚持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保障,积极创新“校企一体,产学互动,能力为本”人才培养模式。在全院范围内推行选教,建立导师制,建立试卷(题)库,施行教考分离,推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分制改革试点取得了部分成果;英语实施分层教学,学生的英语考证通过率逐年攀升。建设立项47门精品课程;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重点培育专业3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开放性实训基地1个。2008年学院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810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高等职业院校,同年还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院被授予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称号。

——教研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十一五”期间,我院的教研科研工作破茧而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拥有横向课题4项,到位经费18.18万元;院级以上纵向课题56项,获得经费支持31.3万元;立项院级教研、科研项目134项,投入经费74.5万元;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项;全院教职工共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二类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学术专著、教材58部,主编国家、省级规划教材近30门、校本特色教材40本;20086月,《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至今完成7期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共收录学术论文110篇。

——师资队伍建设倍受重视。学院坚持“引培并举”的原则,五年来,专兼职教师总数从188人增加到512人,生师比从27:1降低为18.3:1;引进研究生学历教师42人,在职培养硕士1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数从25人增加到86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从16%提高到27.2%;引进和培养教授3人、副高职称3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从25人扩大到5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从16%提高到17.7%。先后聘请了19名院校专家和政府、企业知名人士作为客座教授,聘请了196名企业和行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学院兼职教师。学院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7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院级专业带头人16人,院级中青年骨干教师35人,院级“教坛新秀”37人。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3个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梯队初步形成,教学团队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在连续三届代表安徽职业院校参加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并被授予突出贡献奖。2008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三等奖;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产品设计与快速成型项目三等奖;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企业管理沙盘大赛荣获团体三等奖;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2个;200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安徽赛区)荣获一等奖;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院荣获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项目二等奖,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项目三等奖;2010年“锐捷杯”安徽省第五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二个一等奖;2010年全国第四届数控技能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囊括了高职高专学生组全部项目第一名。在已举办的安徽省四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获得两届团体冠军,两届团体亚军。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荣获高职院校团体第一名。2009年被确定为安徽省第九批省级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社会实践三下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获全国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和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各1名;30多人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在省十一届运动会上我院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九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其中田径获团体第二名,取得525铜、5破省大学生记录;在省十二届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共取得1787铜的优异成绩;学院还分别获得安徽省第七、八届高校足球联赛的亚军和季军。

——招生就业工作成绩斐然。招生人数由2006年的2684人增加到2010年的3157人;2010年,在全省部分院校招生计划难以完成的情况下,学院招生达线率100%,普通文、理科录取最低分数分别高出省控线136分和133分;学院2007年首次实行省外招生,2010年实现省外招生比例达8.13%,西部招生比例达4.28%。社会对学院毕业生需求十分旺盛,毕业生就业质量、层次大幅度提升,毕业生就业区域、环境、待遇、专业对口率等逐年改善、提高;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省前茅,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8.62%。学院2007—— 2009年连续三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10年学院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学院为国际劳务输出进行了焊工、车工、电加工、数控加工等工种数千人次的技能鉴定。社会培训能力由2006年的2300人次增至201010000人次以上,五年累计为社会进行了4万多人次的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和特种作业培训。

——管理改革进展顺利。以转换用人机制、提高用人效益为目的,进一步规范了人才录用、调配和招聘程序,严格遵循“按需设岗,按岗聘人,择优录用”的原则,在学院内部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扩大了系部的办学自主权,“两级管理、重心下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化和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干部轮岗力度加大;推行院务公开,充分发挥了教代会、民主党派和其他学术组织等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后勤体制改革加快,院机电厂改制及人员分流顺利进行。

——对外合作与交流趋于活跃。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与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效果显著,对中西部高职院校辐射力度加强,与省内同类院校的紧密型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启动了美国、德国等国外文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十一五”期间,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十一五”规划任务基本完成,为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与省内外的高水平高职学院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学院内涵发展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学院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在校园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及专业团队建设、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仍有制约因素;二是学院地处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实际投资能力有限,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培养及引进存在一定困难;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及支持教学能力有一定差距,缺乏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横向课题少,高层次、标志性成果少;四是办学经费的增长很难满足学院事业发展的需求,教育资源仍然存在低水平重复配置的现象,影响了办学效益的提高;五是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学生就业稳定性不高;六是尚未真正建立起与高校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足,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对于困扰和制约学院发展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高度重视,制定对策,在“十二五”期间予以有效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机遇与挑战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对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非常有利的战略机遇期。第一,经济危机使全球范围的经济和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第二,国家启动了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我院已成功跻身于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行列。第三,“十二五”时期,是我省黄金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互促发展。我省提出的“以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职业院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我院发展明确了方向。第四,承接皖江城市带,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我院的主要专业正是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发展的重点。

面对机遇,我们必须清醒所面临的挑战。第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二,近几年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尽管很快,但与东部沿海地区高职教育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投入、队伍和创新能力方面,特别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第三,高职院校将面对用人单位、社会、家长、学生选择的严峻考验,生源减少以及就业的压力,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双重挤压,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可避免地触及高职招生的改革。第四,从周边环境看,高职院校不可避免地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今后高职教育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办学水平、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办学特色等软实力方面。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把工作重心转到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成效,提高自身办学的竞争能力上来。

二、“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准确把握国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贯彻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为核心,以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提升水平、彰显特色、强化服务”为基础,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动力,从安徽省情、芜湖市情和我院实际出发,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大好机遇,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思路,注重内涵发展,努力把学院建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服务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二)发展定位与奋斗目标

一是在服务面向和学院定位上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对接“长三角”, 辐射中西部,主动服务于现代制造业。二是在发展道路和战略选择上要坚定不移地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铸校、改革强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学院科学发展。三是在办学目标上要坚持以高职为主体,全方位、多元化开放办学。四是在办学特色上要始终坚持以传统机电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机电技术,按照“修德•练技•立业•报国”的校训,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又具有必备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较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现代制造业及其它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建成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为目标,全面提高学院整体办学水平。

坚持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顺利通过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三)总体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一个主要目标,大力实施两个推进,积极深化三项改革,努力实现四个突破。

——一个主要目标: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两个推进:推进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和优势专业建设为主要标志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为主要标志的校园基础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项改革: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后勤保障改革。

——四个突破:办学理念的突破,办学层次的突破,发展方式的突破,办学水平的突破。

(四)主要发展指标

——办学规模:高职教育招生数控制在每年3500人左右,到“十二五”末,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控制在10000人左右,成人教育规模达到1000人左右。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主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改革, “十二五”末订单班人数达到毕业生40%以上,专业课程50%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100%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职业标准。

——专业与课程建设:新增和优化现有专业结构,强化品牌意识,力争到2015年,学院专业总数达到40个(含专业方向);继续以机电类专业为重点,以机械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数控技术3个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重点专业为龙头,以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技术与维修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为牵引,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7个院级特色专业为带动,推进学院专业建设与改革。建成3个国家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和1012个院级骨干(特色)专业。新建院级精品课程40门左右,新建专业核心课程60门左右,新建68个省级精品课程,争取12个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2015年,专任教师总数在370人以上。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数不少于100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初级及以下职称教师比例控制在30%以内;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接近50%,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以上。校外兼职教师总数达到300人,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生师比接近181

——实训基地建设:新(扩)建校内实训场所 48个,建设4个“校中厂”;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0家,12个“厂中校”。

——科研与科技开发:在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省级以上奖励成果20项以上,授权专利8项以上;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800篇,其中三类以上论文100篇以上;出版专著5册、主编教材30种;力争学院《学报》获得公开发行刊号。注重专业的交叉和融合,扶持和培育跨专业、跨领域的创新团队1个;争取纵向项目80项,横向项目20项。院级教科研项目力争30%实现与地方和企业对接,力争各类外部科研经费累计达到500万元;学院对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平台的投入逐步增加至300万元左右。

——办学条件:完成新校区建设,新建风雨操场、机械实训楼、行政综合楼、培训中心综合楼、图文信息楼,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总建筑经费概算7500万元。教学实训设备投入不低于2600万元。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设备达16T,引进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和数字存储系统和CNKI专题数据库,增加纸质图书10万册,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34万册。进一步开发利用校园网资源,增加基于SAN的虚拟化存储阵列,提供不少于8TB的存储空间;增加3台专业服务器服务于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等方面;对现有的机房UPS系统升级、维护,提供更安全的网络运行保障;增加教育网(CERNET)的接入带。

——招生就业:争取从2011年开始6个专业自主招生400人逐步增加到201510个专业1000人,录取新生报到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在国家500强省内200强企业就业人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及专业对口率稳步提高。

——社会服务能力:特种作业培训稳定在年培训7000人规模;企业社会培训年均10000人次以上,社会培训年收入超过350万元。为兄弟院校提供师资培训每年300人次以上,职业资格鉴定年检定1500人次以上。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加工生产服务以及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技术、工艺研发力争有新的突破。

——合作与交流:积极扩大与高水平高校以项目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友好交流关系;合作支援西部和安徽地区高职院校各1所,支援芜湖地区中职学校2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力争开展机电类专业招收留学生。

——大学生素质教育:建成一批特色文化素质教育网站;新建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10个社会实践基地;成立大学生发展中心和学生创业咨询专家团;制定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制度,推动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建成10个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品牌项目;发展学生团体数量达到50个,打造精品学生团体15个。

——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的办学治校能力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新举措,党务工作者队伍、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走在全省高职高专前列。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人文校园;进一步优化校园绿化布局,逐步建成四季常青、舒心自然、充满生机、富有机电底蕴的生态校园;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风尚,构建节约校园。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式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尊重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求真务实。立足学院发展的大局,深入科学调研,明确工作定位,着力解决影响全局超常规发展的共性、关键性问题,增强前瞻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坚持传承创新。保持教育发展的连续性,以改革促发展,创新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院校的发展模式。

坚持质量与效益相结合。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注重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积极探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全面加强学院现代管理,促进学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方式

紧跟目标,科学发展。以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目标,教育资源合理扩张与教育质量加快提高并重,以提速度、稳规模、调结构、转方式、重质量,实现学院在“十二五”期间的科学发展。

分步发展,整体推进。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充分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兼顾区域经济定位,前三年以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为目标,后两年以巩固提高校园建设为中心,使学院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整体推进。

加强保障,规范运行。重视制度建设,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学院各部门的整体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学院现代管理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四、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以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1.主动争取政府、行业和企业参与,探索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以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重点探索其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校企合作理事会下的合作办学长效机制。积极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平台作用,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机制,整合优化资源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以合作办学促发展,以合作育人促就业,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体。

2.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紧贴产业转型升级,灵活调整和新增专业。继续加强以机电类为主体,以数控、汽车、焊接、电子、物流专业为特色的专业发展格局。深化 “校企一体、产学互动、能力为本”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选择一批专业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3.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加速实现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深化学院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以“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加大外引内培力度,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赴国内外进修,到基地和企业锻炼,开展社会服务;加大聘请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的力度,着力打造一支适应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和梯次合理、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的“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的师资队伍。

4.深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开拓服务市场,积极承担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培训,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教学、培训、鉴定、生产、科研、服务”的六大功能,建成开放式、共享型的省级机电类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实训+培训+鉴定+生产+技术+示范”的社会服务体系。切实为产业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把学院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省级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以及机械、电气、信息等实训基地办成一个技术交流、教学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

(二)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建立更加科学完整的教学管理新机制

1.科学定位,更新观念,促进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充分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学院自身定位及条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发展现有专业,创办新专业,做大做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围绕地方产业结构进行专业调整,尝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探索高技能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和多样化的生源选拔评价机制,不断拓宽招生渠道,优化生源结构。处理好基础和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既突出高职的应用性,又使学生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科学规划,优化整合,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围绕国家级、省级和院级重点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与教材,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突出核心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向广大师生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学生特点及企业需求,编制符合高职教育特征的精品教材,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整合学院资源,各系部在课程建设、实习实训等方面互通互融,避免重复购置,重复建设。

3.科学组织,周密实施,夯实教学基础建设工作。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继续把工学结合作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完善学院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在校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实训课时达到标准。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建设好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科学管理,强化落实,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为起点,以教学过程监控为重点,以毕业生跟踪反馈为终点,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形式,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构建灵活开放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多元化学校评价新机制。进一步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制订培养计划、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在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科学指导,精心营造,提高教科研创新能力。建立科学的教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完善有利于教科研发展的激励机制,在加大对高水平教科研成果、论文、专利等奖励的基础上,改革分配制度,把教科研工作量纳入学院分配体系范畴。建立促进教科研创新的约束机制,将各系部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学科研人员纳入考核范围,实施目标管理,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到人。按照多元化的思路,构建有助于教师实现自我、创新知识的运行机制和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学术文化环境。进一步理顺教科研管理体制,促进学院教科研工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

6.科学总结,规范运作,逐步推行学分制建设。实施职业能力形成为中心的“能力学分制”评价体系,实现“技能认证”在生产过程中自然融通。制定适合完全学分制的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制定中,依据“前期按大类培养、后期按专业技能方向强化训练” 的思路,在科学体系上搭建起“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大平台,制定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适合高职教育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在教学上采用选教、选课、选修等形式,进一步体现专业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三)以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前提,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完成新校区建设。加大投入,加快新校区建设。新校区建设要科学管理,规范运行,节约投资,保证质量,加快速度。继续争取主管部门加大预算内事业费拨款以及基建和设备费的投入;积极争取省政府的贴息贷款,减少贷款规模较大的压力;增加创收,加大自筹资金的投入,提高北校区的政府收储拆迁费用的效益;解放思想,转变建设融资思路,规避债务风险,以学院品牌、利益共享为引资基础,积极寻求投资合作伙伴,尽快完成新校区建设。

2.继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调整、充实、提高已经建成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不断加大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巩固和充实已建的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以及汽车、电气、信息实训基地,加大对机械、焊接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抓住与江淮汽车、合力股份、佳通轮胎、奇瑞汽车、海螺集团、美的集团等多家省内制造业中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相毗邻的区位优势及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依托行业,建设与学院专业相关联的区内外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校中厂”和“厂中校”。

3.继续加强图书馆及图书资料建设。扩大馆舍面积,调整好现有馆藏布局,完善网络设施、办公设备、存储设备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馆藏品种和资源,加强对新专业图书的采购力度,加强电子文献的采集工作,提高网上馆藏资源数量、质量和丰富度,扩大图书网络化服务规模。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严格按照业务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图书验收、加工、分编、典藏,确保完成各年度图书馆资料的入藏任务。

4.继续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开发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优化、更新校园网主干网络核心设备,优化子网络,确保校园各类应用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建设适应于数字化校园应用的软、硬件系统环境,完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系统设计与建设、一卡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重视网络安全,建立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预警处理机制,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数据中心平台。

(四)以深化管理运行机制改革为抓手,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1.加快学院现代管理步伐,逐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调动教师员工积极性。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大力推进学院的科学、民主和依法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突出质量管理。改革学院内部管理构架,优化管理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推动定编、定岗、定责、定酬进程,逐步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全院教职工收入与学院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建立优教优酬、多劳多得、激励与约束统一的分配制度,调动教职工积极性。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岗位目标责任制,完善年终全面考核制,探索实施重要工作分段、分期考核公示制,逐步建立起规范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逐步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重人才,实绩与职级相符、职级与待遇相符,注意提高年轻教师收入水平的分配激励制度。

2.坚持办学重心下移,完善二级管理,增强系部运行活力。正确处理学院管理与调动系部办学积极性的关系,明确责、权、利关系,逐步形成以学院为主导、以系部为主体的办学体制。学院以目标管理为主,通过政策规范、宏观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估奖惩,规范系部的办学行为;系部以贯彻落实工作目标为主线,通过接受指导,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改革学生管理模式,明确院、系两级管理职责,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逐步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机制。

3.认真执行财务制度,加大监察审计力度,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财经制度,理顺财经管理关系。加强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增强预算的严肃性,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经工作健康运行。优化支出结构,厉行节约,保证人员经费的支出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引进的资金投入,合理调整各单位的经费收入分配比例。严格财经纪律,落实经济责任制,加强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财务监督职能,杜绝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加强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努力开辟资金来源,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确保经费收入总量有较大提高。

4.加快后勤保障改革,充分挖掘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落实“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支撑规划”的理念,展开对重大项目的研究和论证。在优化结构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科技投入,狠抓管理,采用先进的节能措施,努力实现年均2%的节能目标。借鉴其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经验,坚持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以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有利于后勤事业发展为原则,加强后勤社会化改革示范。继续加强“文化后勤”建设,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用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以可亲可信的文化载体实现后勤育人树德的功能;同时通过“文化后勤”建设,提升后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和工作态度,在管理与服务中影响、引导和教育学生,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为契机,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1.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公民意识和道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重视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引导作用,大力发掘、培育、宣传优秀典型。加大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

2.重视实践,强化技能,努力拓展实践育人工作新途径。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创业技能知识。增设创业教育课程,丰富大学生的创业视野。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为依托,以各类科技竞赛为载体,鼓励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科研创新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激发探求真理的内在动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传承创新,雕琢精品,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工作的新品牌。传承七十余年办学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蕴,发挥学院精神内涵的导向、凝聚、塑造、激励功能。深化特色和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工作,努力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位。通过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等活动,扩大校园文化活动覆盖面,参与面和影响面。积极探索与完善学生团体管理体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团体活动。加大扶持指导学生社团力度,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家园,交流的乐园,实践的天地。

4.统筹兼顾,拓宽渠道,切实促进招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融合。积极推行招生工作改革,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实施学院自主招生和境外招生,争取为企业定向招生,适度增加招生数量,改善招生结构,加大省外招生比例和宣传力度。依托学院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训、就业基地。精心策划、大力宣传学院办学特色、品牌优势,迅速、有效扩大学院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启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科建设,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六)以加强党建为重点,为学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1.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大力巩固和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的成果,认真落实整改方案,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推进各级党组织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好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各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开展党员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在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中的党员发展工作。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总结学院干部管理使用中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干部使用管理方面的规定,在干部选拔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切实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项规定,积极开展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坚持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突出办学治校能力建设,提升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依法治校能力。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教职工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决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五不许”以及教育部党组“六不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与管理,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意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对有关部门在采购、招标、审核、决算、支出以及招生考试等重要环节、重要方面的制约与监督制度。

4.加强民主管理建设。坚持依法治校,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制度办学办事。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院管理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注意发挥广大师生员工、教代会、群众团体、学术组织、民主党派、离退休老同志等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院系两级校务公开,把学院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作为院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保证师生员工更好地依法行使对学院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提高师生员工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

(七)以内聚人力外塑形象为出发点,提升学院品牌和构建和谐校园

1.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学院知名度和美誉度。紧紧抓住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契机,通过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多种渠道,建立与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机制。逐步建立以学院为主导、系部为主体、项目为基础的交流与合作工作体系。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聘请高水平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短期讲学、指导教育教学或指导学术研究,提升学院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推进中西部院校之间的合作办学,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依法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合作项目和建立联合实训基地,开展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和学生海外研修培训,推进我院内涵建设目标的实现。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注重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风和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正确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之风,查处学术不端行为。以涵养师德为中心,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基本满足和适应学院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3.重视体育与卫生工作,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体育场馆设施条件。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形成如全校运动会等学生群体活动的品牌运动。改革群众体育模式,逐步使各系部成为学生群众体育的主体,使广大学生变成群体活动的主人。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规范训练与竞赛管理,整合高水平运动项目,充分发挥在同类院校中竞技体育优势。加大对校医院卫生事业的投入,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控制重大传染病,防止群体性疾病的发生,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监督管理。继续完善教职工的公费医疗经费的管理工作,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工作,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4.关心师生员工权益,逐步提高职工待遇和福利。积极落实学院的各项政策,切实关心在职职工和离退休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在保证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前提下,解决好教职工的福利问题。组织开展适合教职工参加的各种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和谐、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氛围。要为教职工办实事,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凝心聚力,共谋学院发展。

5.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工作,营造安定和谐教育教学氛围。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学院安保工作制度,加大对校园安全稳定包保责任制的检查监督力度,在学院内部构建起点面结合、专群结合、反应灵敏、整体联动、处置果断的防控网络,形成师生员工广泛参加,全方位、多层次的联防工作机制。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提高应对危机能力,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生机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面向未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站在新的起点上,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院师生满怀信心,和衷共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时代紧迫感和危机意识,立足科学发展,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发奋拼搏,开拓创新,坚定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铸校、改革强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全面完成“十二五”建设发展任务,把学院建成为国家现代制造业发展服务的具有高职教育与区域特色的一流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